中文名称: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杂志
刊物语言:中文
刊物规格:A4
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创刊时间:1979
出版周期:月刊
国内刊号:43-1423/U
国际刊号:1672-7029
邮发代号:42-59
刊物定价:408.00元/年
出版地:湖南
时间:2025-04-17 12:45:25
在低年级数学教学领域,如何让孩子们从被动的 “要我学” 转变为主动的 “我要学”,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深入探索的关键课题。
一、情境创设:搭建趣味数学舞台
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,对生动有趣的情境充满好奇。因此,在课堂上创设贴合生活且充满童趣的情境,能够瞬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数学学习之中。
比如,在教授 “认识人民币” 这一内容时,教师可以精心打造一个 “小小超市” 的情境。在教室的一角,摆放上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、玩具和零食,让孩子们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。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,孩子们需要思考如何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交易,计算找零金额。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,使抽象的人民币知识变得直观可感。在一次这样的课堂活动后,对学生进行小测试,发现 90% 的学生能够准确完成简单的人民币计算,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下,这一比例仅为 60%。又如,学习 “加减法运算” 时,创设 “森林运动会” 的情境,小兔子、小猴子等动物们参加跑步比赛,通过它们的名次变化列出加减法算式。生动的情境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,学习热情高涨,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。
二、游戏教学:让学习成为快乐冒险
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,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入游戏之中,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、学中玩,彻底改变对数学枯燥乏味的认知。
像 “数字接龙” 游戏,教师说出一个数字,如 5,让学生依次接一个比前一个数字大 1 或小 1 的数,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,又巩固了数字顺序和加减法运算。再比如 “数学扑克牌” 游戏,去掉扑克牌中的 J、Q、K,用剩下的数字牌,任意抽取两张,让孩子们快速算出两张牌数字之和或之差。据课堂观察,在开展游戏教学后,原本 40 分钟的课堂,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从平均 20 分钟延长到了 30 分钟,学习效率大幅提高。还有 “图形拼图” 游戏,准备各种形状的卡片,让孩子们拼出不同的图案,在游戏过程中认识图形特征。这些游戏让数学学习充满乐趣,孩子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,而是一场刺激的冒险。
三、故事串联:编织数学奇幻之旅
孩子们对故事毫无抵抗力,将数学知识编织进精彩的故事里,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以 “认识图形” 为例,教师可以讲述 “图形王国的冒险” 故事:在一个神秘的图形王国里,圆形、三角形、正方形等图形居民快乐地生活着。有一天,王国遭遇了一场大风,许多房屋被吹倒,需要用不同形状的材料来重建。圆形适合做轮子,帮助运输材料;三角形可以搭建屋顶,让房屋更稳固;正方形则用来铺地板。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,轻松认识了不同图形的特点和用途。在学习 “乘法的初步认识” 时,讲 “小兔子采蘑菇” 的故事:森林里住着几只小兔子,每只小兔子每天采 3 个蘑菇,2 只小兔子一天采几个?3 只呢?通过故事中的情节,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乘法的意义。有研究表明,采用故事教学法后,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比传统教学高出 30%,记忆保持时间也更长久。
四、激励评价:为学习热情持续续航
低年级孩子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,及时、积极的激励评价能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息。
在课堂上,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,对积极回答问题、认真思考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,如 “你回答得太棒了,思路非常清晰,老师为你骄傲!”“你的想法很独特,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启发,继续保持!” 除了口头表扬,还可以采用奖励小红花、小贴纸、表扬信等方式。当学生积累到一定数量的小红花或小贴纸,就能兑换自己喜欢的小奖品。在作业评价中,除了打分,还可以用简短的评语肯定学生的进步,如 “这次作业你书写很工整,计算准确率也提高了,继续加油哦!” 数据显示,在实施激励评价后,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比例从 70% 提升到了 90%,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。